答疑解惑
白灵菇短育优质高产栽培在生产管理中需要注意
发布时间:2014-08-04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火热招生中!从选料、拌料、发酵、灭菌、制种、接种以及后期的生产管理,学员全流程亲自实践操作。学会为止!报名咨询:18134707011 点此了解食用菌培训课程
1.温度管理
白灵菇属中温偏低型品种,对温度条件极为敏感,菌丝生长适温在23~28℃,出菇温度范围为0~25℃,菇蕾阶段温度以8~13℃为宜,后期幼菇生长以15℃最好。栽培白灵菇要求温度先低后高,调控温度在8℃,最高不超过18℃。
2.后熟管理
菌袋在发满菌丝后,不能直接出菇,必须经过后熟期才能出菇。根据菌株特性不同,后熟期一般在30~60天,长的达80天,生产周期相应延长。白灵菇短育优质高产栽培,采用人工调控措施,可缩短后熟期。将温度调至30℃,使菌丝充分发育后,将菌袋移入0~10℃环境中维持15天,使菌丝体在相对不适的条件下形成自我保护,加速生育过程。
3.出蕾管理
当菌袋色泽洁白,敲击发出空心木的声响,手感硬度较高、弹性较强时,将菌袋移出冷库,摆进塑料大棚中,提高棚温、加大湿度,给予适量的强光刺激和大面积通风。一周左右,接种块处出现微黄色菌液时,降低温度,等待现蕾。现蕾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,保持棚温在15℃以下,覆盖草苫,加强通风,注意水分管理。10℃以下1~2天菇蕾就能形成。
4.疏除菇蕾
在菇蕾完成分化前疏蕾,每个出菇面保留1个菇蕾。
(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整理)
学习食用菌技术电话/微信:18134707011,了解食用菌培训课程
食用菌种植如何赚钱? 如何做到四季生产,反季节高价销售?加微信 591809161 为您独家揭秘!
- 上一篇:初冬温差大,食用菌病虫害早预防
- 下一篇:食用菌废料变废为宝有高招!